English

著名作家点击中外文学

2000-12-2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本报记者 舒晋瑜 我有话说

阿来:好多作家常常忘了文学要干吗,忘了要讲故事,忘了要讲观念,老作家想教育人,年轻的想玩点手法,让人眼花缭乱。这部书没有新老作家的毛病。

铁凝:我至今记得这样两句话,不看书就能背得出来:“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的时间所淹没罢了;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,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。” 二月河:如果谈20世纪的作品,那就是鲁迅。现在不敢妄下结论,这种感觉已经有所动摇了。但要我找出比鲁迅更杰出的,我又找不出来。

如果谈自己喜欢的几本书,作家们可能就不会这样慎重地反复考虑之后才作出回答了。本期的这个话题,令很多作家觉得有点棘手,好比同时深爱着父母兄妹,有人非要你只说一个最爱的人。

王蒙:中文书我还是选《红楼梦》。看得多了,语言、说话的口气都会受影响。

中文书我还是选《红楼梦》。因为它包含的东西比较多,每次看都有新的发现和新的体会,而且自成一个世界。看得多了,语言、说话的口气都会受影响。它从多方面多角度反映生活,不单独是简单的结论,可供咀嚼的地方特别多,很有味道。

外国的文学书,年轻时看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多一些,现在看的书多了,一下子专门挑出一本,还不好说。那就还是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,这部书不像《战争与和平》显得稍有铺张,描写有精确性,恰到好处,写得比较深,叙述和描述的力量无与伦比。

阿来:可能很多先锋派听了觉得可笑。我喜欢《聊斋志异》。因为它不断地提醒我,你要讲故事。

我是个“见异思迁”的人,不会老是喜欢一部书,那样的话会感觉自己老了,不会有太多的兴趣。也有一些大致过上两三年还会再读一读的书,说出来先锋派可能觉得可笑,是《聊斋志异》、《红楼梦》,外国文学作品就数《静静的顿河》。反复看过的书不多,《红楼梦》看过的回数多一些,《聊斋志异》是目前为止印象最深的一部,因为它的语言透明简单,反而显得更有意思,有深意。对语言的这种认识是逐步形成的,蒲松龄的文章写得简单,没有仕途上写文章的人的毛病。

《聊斋志异》是我在80年代买的。凡是我想看的书,都要买下来,我最不喜欢借别人的书。文化传播么,你买书出版社高兴,书商高兴,自己也高兴。当时这本书是齐鲁书社的版本,现在已换过很多版本,我至少看过三四个版本。好多作家常常忘了文学要干吗,忘了要讲故事,忘了要讲观念,老作家想教育人,年轻的想玩点手法,让人眼花缭乱。我认为先把故事讲好是主要的,老老实实地把文字写得干净漂亮,故事有骨架后再加点什么,说教也好,其他也好,就写吧,没关系。小说就是要讲故事,我看这部书的目的就是提醒自己要讲故事。这是阶段性的,首先要讲故事,怎么也得把故事讲得精彩,耐读,我们往往考虑别的很多。这部书没有新老作家的毛病。

王安忆:《红楼梦》是一本任何时候都可以看,翻到任何一页都可以读下去的书。

如果非要说一本书的话,那就是《红楼梦》吧!这是一本任何时候都可以看,翻到任何一页都可以读下去的书,故事家喻户晓。我很小的时候就看过了,看不懂,也能看下去,那时也有越剧《红楼梦》。书里的爱情不是很突出,所占篇幅不是很大。后来看的书越来越多,也还经常翻翻这部书,这是我的常备书。书里有很多人情世故,语言很美,既有神话又有生活。我最喜欢太虚幻境那一段。每个生活中的人在里面扮演各种角色,各司其职。

有很多东西说不出来,就像听歌,听得多了就会了。真正创作的时候再学、再模仿也来不及了,而且一学就会被看出来,很难学的。总之《红楼梦》是我特别熟的一本书,很喜欢它。如果别人说其中某一个情节,我可以把前后情节连贯起来。

刘恒:就选鲁迅的一本杂文集———《坟》吧。因为有书读的时候就看他的书。

就选鲁迅的一本杂文集———《坟》吧。因为有书读的时候就看他的书。“文革”时,70年代中期,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大量鲁迅的杂文,《而已集》、《华盖集》、《且介亭杂文》、《野草》等,那时候很喜欢,书的语言、思想对我触动很大。我对鲁迅早期的杂文更喜欢。他刚刚停止写小说转向写杂文时,初期的作品更有意思一些。可能写作时更年轻,流露出悲观的东西比较多,读起来更有味道。30年代时他的杂文就比较成熟了,他的文坛的地位更独一无二,思想性更强,也更有力量,但少有早期的悲观思想的流露。较之小说,鲁迅杂文的表达更直接,流露出很愤怒的东西,他的语言对我的写作有影响,尤其是早期的短文章的语言。

我喜欢的外国文学作品应该算作俄国作家莱蒙托夫的《当代英雄》,书写得好,翻译得也不错,生动、机智,也是作者的代表作,我20多岁时看了很长时间。

莫言:我最喜欢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国王的人马》,我把它放在书架上最显眼、最容易拿到的地方。

不好说。你这一说,一片书都映出来了。其实挺难谈的,大部分书很难有这种幸福。我最喜欢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《国王的人马》,是北大教授陶洁翻译的。作者罗伯特·佩·华伦是诗人、文艺理论家、散文家,他的书在中国没什么名气,但写得相当好。这本书是我在书店里买的,语言好,可读性很强,是一部很出色的政治小说。反腐败的小说能写到这个程度的很少,翻译的语言也非常好,对我很有触动。我把它放在书架上最显眼、最容易拿到的地方。

池莉:美国作家的一本《店员》,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,但这部小说我一读再读。

我的生活就是写作和读书,古今中外的书看了一大堆,没有说偏爱一本或两本。基本上都是一读再读,有定评或没有定评的名著都读,比如美国作家的一本《店员》,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,但他的小说我一读再读。

外国文学作品中,我喜欢法国作家米歇尔·图尼埃的《桤木王》,是许钧翻译的。这部书描写一个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迷恋德国的法国战俘的小说,却赢得了法国读者的喜爱和文学奖,这至少为我们的读者拓宽对于小说艺术的理解大有裨益。这部小说丰满的魅力在于,它不是借用战争这种血淋淋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阅读欲望,不是表达已经被重复表达的战争情结和控诉情结,也不是利用非常事件来宣扬某些路人皆知的真理,它仅仅是一种细腻入微的对于人类个性的探究和展示。

迟子建:最喜欢的应该是《红楼梦》。读师专的时候看了两三遍都不止。

最喜欢的应该是《红楼梦》。读师专的时候看了两三遍都不止,这部书的人情世故,包罗万象,怎么看都有味道,翻译的小说是读不出中国小说的那种感觉的。这是一部浪漫主义作品,同时是写实主义的。尤其是太虚幻境,简直是神来之笔。宝玉飘然离去,秦可卿死后那种幻想,是绝对的浪漫主义,又触及现实。每个人不重样,描写了那么多人物,让人过目不忘,至今能想起很多细节。这就是经典作品震撼人心的魅力,写出了人生百态、世态炎凉、盛宴必散、悲天悯人的情绪,是后世的小说家难以超越的。我认为曹雪芹是一个伟大的作家,他的语言非常讲究,有古典文学的雅,表现力强,不花哨。不像《金瓶梅》那样豪华,也不像《三国演义》那样戏剧化、脸谱化,但是超越了其他名著,令人回味无穷。经典永远是经典,大师永远是大师。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,就是曹雪芹没有写完后四十回。我老在想高鹗续写的这四十回是否是曹雪芹的原意,但是盛宴必散的结局肯定没错。

外国文学作品中我喜欢但丁的《神曲》。读的时候也是学生时代,读了很长时间,留下的印象很深。里面有非凡的想像力,有对灵魂的剖析,比起卢梭的《忏悔》,是别一种形式的忏悔。与喜欢《红楼梦》有异曲同工之处,我喜欢《神曲》中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,诗的语言的表达方式,当时看的时候还划了很多精彩的句子。

张炜:张承志的《心灵史》有可能是50年来中国最好的长篇之一,花城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的时候我就开始看。

我喜欢张承志的《心灵史》,花城出版社出版第一版的时候我就开始看,这部书具有强烈的文学性,并且诗意盎然,真正地写出了个人,有可能是50年来中国最好的长篇小说之一。现在有很多反文学的东西被当成好作品,其实未必,真正好的文学作品必须是写出了个人。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。很多作品不好,主要是因为身体不好,这里“身体”的意义是宽泛的,天资也是其中的一方面。

外国的文学作品中我喜欢《贝奥武夫》,这部英雄史诗的气概和古典性很强,也是我经常看的一部书,并且我现在手头上就有。这部书无论是对历史还是对人性,包括文学本身,教会我从大处着眼。这两部书出版都快10年了,我是从历史的眼光去观察、总结,纵横地比较后,可以冷静下来这样评价。

蒋子龙:现在的书多得看不过来,基本没有时间重新回味,但我喜欢《鲁迅全集》,我从上初中时就看鲁迅的作品,40多年一直在看。

现在每天晚上都看《新时期文学本体论思潮》,这本书把这些年来东西方作家采用的各种文体拿来讨论,很难读,但也得读。因为我对自己的表达方式感到很苦恼,要写的东西很多,每一部书的流泻方式应有所变化,却老不能让自己满意,所以就想了解20多年来作家如何变化自己。

现在的书多得看不过来,基本没有时间重新回味,但还是有几本书比较有嚼头。一本是邦达列夫的《瞬间录》,是一段一段的,短而精巧,写得很实在,很简朴,有时一篇文章的一两句话就可以独立成章。还有一本是韩少功翻译的葡萄牙作家的一本《恍然录》,有一点味道,可以经常看,也不愿丢掉。书的语言表达方式很绕口,很华丽。这两部书都是非常简练的,任何时候拿起来,面对的都是完整的一段,不必想过去,不必担心未来,独立成章。如果只选一部,那我就选最早接触的《瞬间录》。中国文学作品中,我喜欢《鲁迅全集》。《鲁迅全集》是百科全书式的,能从中了解很多,我从上初中时就看鲁迅的作品,40多年来一直在看。

铁凝:立刻印在脑海里的,本世纪的作品当选罗曼·罗兰的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。

立刻印在脑海里的,本世纪的作品当选罗曼·罗兰的《约翰·克里斯朵夫》。我是在还不允许读这样的书的时代读的,也许跟背景有关,还是很荒凉的年代,当时跟整个外部环境反差很大。我至今记得这样两句话,不看书就能背得出来:“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,只是永不被黑暗的时间所淹没罢了;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,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。”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成长的激情,从少年到青春的过渡时间,这两句话一直陪伴着我,对我的生活、生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。其中的这两句话是最能鼓舞人的地方,使人意志昂扬,狭义地说是影响了个人成长,使我一直不能忘记;广义地说,可以使我们的生存境况,整个生存的星球充满向上的、乐观的情绪。无论是对人类还是对个人,都有积极的作用。即便我今天已经是写作者。所以它不只是从文学意义上给我的影响,还有对人生的影响。

中国的文学作品中,我还是喜欢《聊斋志异》。这部书太奇妙了。纯粹是中国文化的,是一部非常优美、诡秘、想象力不凡的小说,在短篇小说领域是没人能超越的。人和狐狸之间的界线、分寸把握得非常好,语言也非常好。当然《聊斋志异》不止包括狐狸的故事,只是有相当多的篇幅。其中包含着朴素的智慧,也充满温暖的幽默和哲理,一直影响着我,蒲松龄的短篇小说是值得特别研究的,没人能比他做得更好。尽管这部书不常被提起,直到现在我也非常喜欢。

刘震云:《哈扎尔词典》写得很好。

我喜欢的外国文学作品是《哈扎尔词典》,写得很好。中国文学作品喜欢唐宋传奇小说。特别短,整体上都喜欢。

贾平凹:《尤利西斯》对我的叙事过程有启发。

外国文学作品喜欢《尤利西斯》,我看了两遍,是重读次数最多的,对我的叙事过程有启发。此外福克纳的作品也翻得多一些,但没有从头至尾看完。中国文学作品喜欢《红楼梦》,更有中国情调,是一部非常大气的作品,是作为中国人最起码要读的作品。估计搞文学的人没有几个不读《红楼梦》的。除此之外我还喜欢《道德经》。

方方:我喜欢艾略特的《四个四重奏》,这部书我经常看,其实我的小说中常用到。

我喜欢艾略特的《四个四重奏》,其实我的小说中常用到,我喜欢它的味道。我喜欢的书很多,但也能举出很突出的。《静静的顿河》我也喜欢。看艾略特的作品早了,最早读的是他的《荒原》,读完了《四个四重奏》之后,觉得比《荒原》还要好,包括时空的转换、情绪很特别。它的艺术感觉好,诗歌本身的情调、时空的想像力,可以说对我产生了非常非常大的影响。当然只是吸收某些作家作品的营养,没有说受某部作品的直接影响。这部书我经常看,诗歌这种东西,确实要你玩味的,有哲理的、跨越时空的、有激情,不断唤起你内心深处另外的东西,一些作品读完了,是什么样还是什么样,但有一些作品会唤起你内心深处的东西,从阅读感觉上去补充原来的作品,这种阅读的延伸会使人受益更多。

中国的文学作品也不好谈,深受影响的应该是鲁迅,不可能不吸收他的作品,不可能不喜欢他的书。如果说喜欢哪个作家的话,我会喜欢苏东坡,但是说喜欢作品的话我选择《鲁迅全集》,他所有的作品我都喜欢,从做人的角度讲,鲁迅的杂文更能表现出他的人格的巨大力量。他的小说确实是精品,到极致了,反而不好形容。文学作品靠什么吸引人?实际上是文字背后的一些东西。一部作品隔了这么多年仍然觉得有意思,怎能不说它是一部好书呢?

二月河:《红楼梦》是不可超越的。我从20多岁时的满头青丝读到两鬓斑白,根本无法统计读了多少次。

你把我难住了。中国文学作品中,《红楼梦》是不可超越的。无论是严肃作品还是通俗作品,无论哪个领域,都没有出现能超越它的作品。我从20多岁时的满头青丝读到两鬓斑白。根本无法统计读了多少次。《红楼梦》对我来说,阅读是一种享受,但又不能老享受,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读,会有更新的感受。我自己的创作中有什么困惑,看看《红楼梦》,会带来点灵感。写作的过程中需要精神力量的补充,读《红楼梦》能使我的精神境界提高,对事情的思索会豁然开朗。我读《红楼梦》读得很痴迷,有些人比我还痴迷,可以倒背如流,这就说明经典作品对人的影响力。好像是一座山,累了就可以走进山里休息一下。又好像是一片园林,是产生灵感的好地方。

外国作品很难一下子说出来。我喜欢马克·吐温的一些作品,但是很多作品社会含量又欠缺一点。还是雨果的《悲惨世界》吧,中国的作品喜欢什么我心里早有定数,但对外国的作品我还没有做过比较。《悲惨世界》反映的是法国革命的这个过程中,各阶层尤其是低层人的一些思想动态和他们的命运的碰撞。我在选它的时候犹豫了一下。因为俄国托尔斯泰的《复活》、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,狄更斯的《双城记》等都是不相上下的作品,感觉读外国作品是可以兼容并蓄的,不像中国的作品落差很大,如果选举的话大家会异口同声。之所以选《悲惨世界》,是因为对这部作品了解得更多一些。

有些作品拿得起放得下,甚至丢到一边也不会有太多的遗憾。但有些作品是拿得起放不下的。比如《红楼梦》,在四大名著中,是可以排在第一位的,其次是《水浒》。《聊斋志异》的艺术水准甚至在《三国演义》和《西游记》之上。缺点是文言文的,从写作手法上讲,它是一部短篇的《红楼梦》,是神话小说;《红楼梦》则可以说是长篇的白话《聊斋志异》。《聊斋志异》是从积极的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的链条。

如果谈20世纪的作品,那就是鲁迅。现在不敢妄下结论,这种感觉已经有所动摇了。但要我找出比鲁迅更杰出的,我又找不出来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